<ins id="wyosp"></ins>
  • <tr id="wyosp"></tr><code id="wyosp"></code>

      <tr id="wyosp"></tr><tr id="wyosp"><small id="wyosp"></small></tr><tr id="wyosp"></tr>
      <ins id="wyosp"><video id="wyosp"><var id="wyosp"></var></video></ins>
        首頁 > 信用 > 正文

        厚植“好地方”誠信底蘊 擦亮“誠信淮安”城市名片

        中國改革報|2022年12月26日
        閱讀量:

        素有“南船北馬”“九省通衢”之稱的江蘇省淮安市,自古便是崇文重信之地。如果說昔日的淮安是以運河名都、商人重信守諾通達天下;現如今的淮安更是秉承誠信品質,以“信用”作為城市發展的新名片。

        “襟吳帶楚客多游,壯麗東南第一州”,素有“南船北馬”“九省通衢”之稱的江蘇省淮安市,自古便是崇文重信之地。如果說昔日的淮安是以運河名都、商人重信守諾通達天下;現如今的淮安更是秉承誠信品質,以“信用”作為城市發展的新名片。

        淮安市發展改革委主任蔣繼貴日前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近年來淮安市全力推進“誠信淮安”建設再上新臺階。注重推進行政管理從“門檻管理”走向“信用管理”,建立健全事前、事中和事后全流程監管環節的新型監管機制,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助力淮安市高質量發展。

        立“規劃” 提升政府公信力

        記者:更誠信、更便捷、更舒適、更美好,淮安人的生活在潛移默化中發生的變化,與信用建設工作密不可分。近年來,淮安市誠信建設取得了哪些進展?

        蔣繼貴:2020年以來,淮安市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關于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部署要求,積極進取,精益求精,真抓實干,勇于創新,全力推進“誠信淮安”建設再上新臺階。

        淮安市成立市社會信用體系建設領導小組,領導小組組長由市政府主要領導擔任,副組長由市常務副市長擔任,小組成員由市政府副秘書長及各相關部門主要負責人共45人擔任,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市發展改革委,主要職能是統籌推進全市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工作。

        2021年9月,淮安市成功創建國家信用體系建設示范城市;印發了《淮安市“十四五”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規劃》;2021年淮安市城市信用狀況監測指數平均排名全國地級市第39名;淮安市政務誠信營商便利度考核2020、2021年度分別列全省第一等次、第二等次;多項政務誠信創新舉措全省推廣;全市政府機構失信治理保持“清零”目標;全市政府部門、事業單位和國企拖欠賬款清償率保持100%;2021年12月,國家發展改革委網站專題推廣了淮安市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工作典型做法。

        建“機制” 構建信用基礎樁

        記者:成績的取得來之不易,首先需要打好基礎?;窗彩性谕七M信用建設工作過程中,是如何建章立制的?

        蔣繼貴:依據國家和省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工作部署,2021年,淮安市政府印發了《淮安市“十四五”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規劃》《淮安市進一步完善約束制度構建誠信建設長效機制實施辦法》《關于淮安市全面推進證明告知承諾的通知》等制度性文件。市信用辦印發了《淮安市貫徹落實江蘇省社會信用條例重點任務分工》《淮安市“十四五”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規劃任務分工》《淮安市政務服務信用承諾實施辦法》。2020年~2022年,市信用辦每年按照國家、省工作部署均制訂發布全市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年度工作要點及考評方案,每年下發淮安市政務誠信建設第三方評價實施方案和任務分工文件。同時,市信用辦會同市法院印發了《關于聯動推進1+4專項行動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的實施方案》,市發展改革委會同市財政局、市商務局、市審批局、市住建局、市交通局、市水利局等7部門聯合下發了《關于建立淮安市企業合法權益補償救濟工作機制的通知》?;窗彩型七M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工作規劃制度體系更加完善。

        此外,2020年~2022年,市政府每年召開全市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工作大會,市發展改革委作信用工作報告,市政府常務副市長出席并講話,全面部署和推進全市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工作。同時,2020年~2022年,市級財政均列支了信用工作專項經費,用于推進開展信用信息系統建設和信用工作推進。

        上“臺階” 全面優化信用網

        記者:一直以來,淮安市大力推進政務誠信、商務誠信、社會誠信和司法公信建設共促共建,具體是怎么做的?

        蔣繼貴:在政務誠信領域,一是做好政府信息公開工作。按時在市政府網站發布年度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報告。對符合法定要求的依申請公開政府信息答復率達100%。二是持續加強政府機構失信專項治理。市信用辦與市法院聯合簽署《淮安市黨政機構失信治理備忘錄》和《淮安市關于開展涉黨政機構“零債”工程推進“惠企”專項執行行動的實施意見》,簽訂“點對點”執行信息平臺建設合作協議書,保持了政府機構失信“清零”目標,全市政府部門、事業單位和國企拖欠賬款清償率保持100%。三是開展政務信用信息共享應用。在公務員錄用、調任時查詢信用記錄,市委將對全市“一把手”監督信用審查列為“一把手”監督評價指標,定期或不定期開展信用信息核查。四是建立了政務誠信建設第三方評價機制。委托第三方利用互聯網信息采集和大數據挖掘技術,建立政務誠信建設評價指標體系,對淮安市司法局等21個重點部門在政務公開、廉潔守諾、政務誠信、信用信息歸集等方面誠信建設情況進行季度綜合評價,形成部門政務誠信綜合指數。五是建立健全重大行政決策制度。出臺《淮安市人民政府重大行政決策程序規定(試行)》《市政府重大行政決策合法性審查程序規定》等制度文件。六是統籌推進重點領域政務誠信制度建設。在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領域、招商引資領域、地方政府債務建設領域、統計領域、政府采購領域等出臺了多項制度文件。

        在商務誠信領域,主要是圍繞信用監管,注重推進行政管理從“門檻管理”走向“信用管理”,建立健全事前、事中和事后全流程監管環節的新型監管機制,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助力淮安市高質量發展走在前列。一是構建了信用分級分類監管機制。市政府辦公室印發了《淮安市加快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 構建以信用為基礎的新型監管機制的實施辦法》,圍繞全面推進信用監管,2020年以來推動33個監管部門在45個相關領域出臺信用分級分類監管實施方案,形成“1+45”實施體系。二是全面推行信用告知承諾制。市政府辦公室印發了《關于淮安市全面推進證明事項告知承諾制的通知》,建立信用承諾人的信用檔案。三是不斷提升“雙公示”信息歸集質效。在“信用淮安”網站均建立了行政許可和行政處罰信用信息“雙公示”專欄,市級部門“雙公示”專欄建設實現了全覆蓋。四是不斷完善守信聯合激勵和失信聯合懲戒機制。積極拓展聯合獎懲系統與政務服務及相關部門業務辦事系統對接范圍,推進淮安市聯合獎懲系統與政務服務平臺、招標投標、政府采購等審批系統實現嵌入式對接。五是加強合同履約信用監管。結合淮安市政府投資工程嵌入式監督系統,建立了淮安市合同履約信用信息管理系統,對合同簽約、履約、違約信息進行歸集、處置與預警,實現了跨地區、跨部門全流程聯動監管。六是發揮信用信息應用服務支撐作用。2020年淮安市被列為江蘇省首批省、市、縣信用信息系統“一體化”建設市和全國“一體化”信用網站建設試點市,目前已全部完成了“一體化”信用平臺和“一體化”信用淮安網站建設。

        在社會誠信領域,注重推進完善農村信用體系評價機制,積極推進相關縣區開展示范試點工作,2022年以來,推薦了清江浦區、洪澤區、盱眙縣、金湖縣創建省級信用建設示范縣區。在盱眙縣推進家庭信用積分應用,建立管理系統和網格化管理機制,創新信用惠民便企,積極推進“信易+”活動,開展農村經濟主體信用信息采集,開展信用戶、信用村、信用鄉鎮評定工作。

        在司法公信領域,出臺《關于貫徹執行防止干預司法“三個規定”的實施意見》《領導干部插手干預重大事項記錄制度》,建立完善律師、公證、司法鑒定和基層法律工作者信用檔案系統,落實司法從業人員誠信承諾制度。2022年以來,市法院積極開展信用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治理,出臺了《關于聯動推進1+4專項行動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的實施方案》,主動為企業發展排憂解難。依托“公安執法公示平臺”“淮安微警務”,著重解決有案不受、有案不立、涉案財物管理不規范等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將“互聯網+”時代群眾的外部監督內化為嚴格規范公平執法的“助推器”。(歲正陽)

        新華財經聲明:本文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傳播矩陣
        支付成功!
        支付未成功
        亚洲夜夜夜综合曰曰曰

        <ins id="wyosp"></ins>
      1. <tr id="wyosp"></tr><code id="wyosp"></code>

          <tr id="wyosp"></tr><tr id="wyosp"><small id="wyosp"></small></tr><tr id="wyosp"></tr>
          <ins id="wyosp"><video id="wyosp"><var id="wyosp"></var></video></ins>